中央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今天在臉書po文表示,今天空氣品質受到大陸來的空氣影中部通風響,但不是很嚴重。其中,大陸飄過來的空氣常常有「臭氧濃度偏高」的現象,尤其海拔有點高的陽明山測站可以當指標。
鄭明典說,陽明山站在夜間臭氧濃度升高時,十之八九表示空氣是由大陸方向飄過來。比對一下氣流場,好像真是這樣。
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監測網上午更新資訊,北部沿海地區萬里、富貴角及離島澎湖馬公測站,空氣品質已經達到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的橘色等級,指標污染物為臭氧。
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預報,環保署預估,離島地區及北部地區受中國東南沿海境外臭氧移入影響,離島地區傍晚時段有機會達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的紅色等級,北部沿海地區也有機會達到橘色等級。
負壓排風扇的降溫原理農業通風主要有以下幾點:1、換氣降溫:由於陽光照射建築物、機器設備、人體等熱源導致需要通風的場所氣溫高於車間外。負壓風機能將車間內熱氣迅速排出讓車間內溫度和外界溫度持平,不至於車間內溫度升高。2、空氣流動帶走人體熱量,空氣流動加速汗液蒸發而吸收人體熱量,從而讓人體感覺涼爽,和自然風一樣涼爽。3、和水簾配合使用,在夏季最炎熱的時候可將車間內溫度控制在28攝氏度以內。但人體的涼爽感覺可與空調相比。
環保署也指出,雲嘉南沿海地區風速偏強,須留意地表揚塵現象,預估雲嘉南地區空氣品質為橘色等級。
環保署提醒,一般民眾如果有不適,如眼痛、咳嗽或喉嚨痛等,應考慮減少戶外活動;有心臟、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負壓排風扇、孩童及老年人,建議減少體力消耗活動及戶外活動,外出應配戴口罩。
廠房內人員比較密集,面積比不是很大,無發熱量高的設備,廠房內通風換氣次數應設計為30-40次每小時,主要是為增加廠房內空氣含氧量和污濁的空氣快速排出。人員分布不是很密集,廠房面積比較大,自然通風條件比較好,廠房內沒有高發熱源設備,室內溫度低於32度的廠房,廠房通風換氣次數設計為2通風設備5-30次每小時就可以啦。廠房內有發熱量大的設備,工業水冷扇室內人員密集,廠房內空氣溫度有高溫悶熱情況,廠房通風換氣次數應設計為40-50次每小時,主要是為了讓高溫悶熱的空氣迅速排出室外,降低室內環境溫度,增加廠房內空氣含氧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