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今想買房入住台北市實屬不易,但到底戶頭應該存到多少錢才能在台北市買房呢?答案是大約400萬元。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的北市住宅買賣契約平均總價,2018年第3季為2081.6萬元,換句話說,若以民眾購屋的平均總價,需自備款2成來換算,大約需事先準備400萬元。
據報導資料救援,台北市住宅買賣契約平均總價為2081.6萬元,而先前台北市地政局也公布2018年交易熱門的前資料救援40名路段,以「中古屋」熱門路段而言,前3名分別是內湖區的康樂街,每坪約38萬元、北投區溫泉路每坪也約38萬元,以及文山區福興路的每坪39萬元。
另一方面,據《蘋果日報》報導指出,若觀察全台六都近10年的房價走勢就能發現,漲幅最多的縣市卻是台中市,平均購屋契約總價從625萬元,大幅上揚至1057萬元,漲幅達69.1%。至於台北市,則是從過去10年的購屋買賣契約總價增加689萬元、新北市增硬碟救援加479萬元、台南、高雄與桃園也增加約200至300萬元。
物聯網的時代將要來臨,智慧家庭勢必會成為未來科技發展的主流,現今已經有不少家電產品結合科技網路,做到遠端連線手機APP就可以操作許多功能,最常見的就是掃地機器人的應用了,想必現在有不少家庭都會在家裡擺放一個掃地機器人,對於環境的整潔可以提升不少便利性,利用網路的連結,可以在外出時讓掃地機器人透過網路發送執行的指令,遠端遙控自行開始打掃,還有許多例如電磁爐、電燈、窗簾等等,未來或許還有更多種家電產品結合科技,方便我們人們生活,讓我們不再侷限在電腦前面。甚至連玩遊戲這些娛樂,都能隨處隨到就隨玩,出門在外去咖啡廳或者戶外,突然想要辦公或娛樂,不用再攜帶,厚重的筆電、硬碟、主機就可以達到上網如電腦一般的體驗,甚至像電影般將介面跟畫面呈現在眼前,並且可以利用雙手去控制畫面,這樣的發展可是相當令人期待阿,如此一來再也不用擔心硬碟損壞需要拿去硬碟救援,又或者主機老化需要汰換,更不用擔心筆電或手機攜帶時被風吹雨打,究竟未來的科技如何發展呢?不妨讓我們多發揮想像力,等待吧!
然而,當房價大幅成長時,民眾薪資有跟著增加嗎?目前基本月薪為2萬3100元,對比10年前的基本工資1萬7880元,10年期間僅增加5220元,也讓多數民眾在面對高房價時顯得很無力,不少網友就表示:「沒辦法,貨幣寬鬆的後遺症」,「房價漲成這樣,是毀滅年輕人的未來」、「年薪沒有200萬,怎麼在台北買房子?」、「年薪百萬在台北市真的不用想買房,除非有好爸爸好媽媽」。
檔案可不是刪了就沒了哦,如果不小心誤刪了重要檔案該怎麼做呢?不論是上班還是寫作業,現代人使用電腦的頻率已經越來越常,電腦使用者會經常操作刪除、添加、複製、剪下、移動等等,日常的資料庫整理,所以儘管如何小心謹慎,也都有可能因為一時的疏忽,而誤刪資料。因此在電腦介面上,也有調整成先將不要的資料,丟到資源回收桶的手續動作,當你將資料刪除時,此時資料只是保管在這個資料回收的空間內,保留一陣子後,等使用者想起要清理時,便再次執行刪除動作,才會真正刪除,如果是誤刪則可以選擇還原按鈕,將資料拉回原本位置,這項功能就是在避免誤刪造成資料救援的麻煩。倘若真的從資源回收區刪除了,事後卻需要這份資料,那資料救回的機率會降低許多,建議此時交由專業的人士,仔細評估損毀狀態後處理。